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负有心人
——记青岛西大优秀学子魏同心
魏同心同学:青岛西大高级技工学校2021级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曾荣获2021-2022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并多次获得青岛西大学科之星,青岛西大平面设计专业素描比赛一等奖,在2024年职教高考中,以657分的成绩勇夺山东省艺术设计专业第一名。
在孔孟之乡的山东,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对未来的理想。而实现这个理想,似乎也只能循规蹈矩地遵守着:小学完了该初中,初中完了该高中,高中完了就上大学,然后考公考编入伍找工作的路子。而如果考上不了高中,就会觉得与大学无缘,人生似乎就没有方向了。
就读于青岛西大高级技工学校的魏同心同学,从小到大也是这么认为的。作为千百万中学生的一员,她每天也是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科目,寄希望于通过中考取得好成绩,进入更好的高中,未来进入更好的大学,未来在通过考试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总不能像希望的那样一帆风顺,魏同心的求学经历并不顺畅,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魏同心和父母一度陷入了迷茫。机缘巧合之下,他们了解到职业教育,把目光锁定在了国家新兴的“技能成才”计划上。通过综合比对分析,他们觉得选择技工教育未必像社会上传统理解的那样只是传统教育无法走通的无奈选择,而是一条进可以参加职教高考升学深造,退可以大型企业技能就业的明智之举。
当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之后,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他们来到学校参观时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访校的过程中,技工教育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行业,几乎每个行业都对所有人开放着大门。在这里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清晰的升学深造和技能就业的路线。而且在这里,她惊讶地发现,跟她想法一样的同学还有很多,父母同事的儿子、邻居的女儿、亲戚的孩子都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原来,技工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万千求学路中一条方向不同的路。
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她也看到了国家对技工教育的支持,看到了学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学校的环境建设更加现代化,校园氛围轻松活泼,再次坚定了自己选择这条道路的决心。
然而此时的魏同心又有些茫然了。以前的教育里,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固定的,一切都是按照学校班级的课程表来执行。接过招生老师递过来的专业名单时,看到的是平面设计、计算机动画制作、电子商务、康复保健、护理、机电一体化、车辆维修……名词很熟悉,但又非常陌生,甚至有一些忐忑。确实,高考报志愿都是困难的事情,更别说还是初中毕业生的她。好在招生老师做了耐心地讲解,每个专业所学的课程,未来的发展路径都做了详细说明,最后招生老师说,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是需要兴趣的。尤其是现阶段更多的是打基础,如果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将来才会学的得心应手。而且现在选的其实是大方向,未来可以深入学习更细的方向。
一切似乎又变得简单了,魏同心放松下来开始思考自己。过往的学习经历里,为了一次一次的考试,似乎忘记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或者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她想起了自己其实一直喜欢画笔,喜欢用画笔勾勒出自己想象的世界,并给这个世界涂上更眩目的颜色。那还犹豫什么呢?艺术设计不就是自己一直追寻的未来吗?她不自觉地笑了起来,父母也笑了,他们明白了孩子的选择。
当然,当选择一条新的道路时,就决定了你要为这条路付出更多的努力。走新的求学之路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适应。
离开熟悉的家,开始进入寄宿制的青岛西大,突然开始集体生活,难免有些不适应。好在学校除了班主任还有生活老师,再加上一系列的迎新活动,同学们很快熟络起来。原来这儿有这么多和自己一样的同学,大家可以一起起床、一起吃早餐、一起上课、一起玩耍,很快就交上了新的朋友,也明白了什么叫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的感情了。魏同心慢慢地消除了紧张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首先就是文化课,这对魏同心来说压力并不大。毕竟自己以前也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孩子,语文、数学、英语都与初中阶段直接衔接,而且难度并不是很大,原来的自卑感很快就消除了,每次摸底考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困难主要来自于专业课。
入学后,魏同心也明白自己将来的学习的内容与之前大不相同,毕竟职业学校更侧重的是技能的培养。尤其是自己虽然以前确实对画画感兴趣,但毕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心中还是惶惶不安的。尤其是专业课开始后,她发现同班同学中不少人早在初中乃至小学时便已经开始学习了,无论是专业理论还是绘画技巧,她的进度落后很多很多。此时她甚至也产生过怀疑,设计是有点拼天赋、拼基础的专业,自己现在开始学是不是有点晚,是不是之前想得简单了,甚至一度担心自己做错选择,考虑如果不行是不是要换专业。